首页 > 新闻资讯 > 伊波拉病毒-震惊世界的黑死病(二)

伊波拉病毒-震惊世界的黑死病(二)

除了上一篇中叙述的萨伊伊波拉病毒和苏丹伊波拉病毒,这两种对人类的致死率高达50%至90%的伊波拉病毒种之外,下面要介绍的是另外两种,对人类没有造成致命性报告的伊波拉病毒种:雷斯顿伊波拉病毒和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虽然此两种伊波拉病毒种对人类没有显着的伤害,但对灵长类的猴子跟黑猩猩会造成死亡。
雷斯顿伊波拉病毒是在1989年,首次在美国维珍尼亚州雷斯顿地区,利用检测仪器从一群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身上发现。实验室中雷斯顿伊波拉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目前并未发现该病毒对人类有致命性的危险。
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是在1994年,首次于象牙海岸的塔伊国家公园内,在森林中死亡的两只黑猩猩尸体上被发现。利用检测仪器在检查两只黑猩猩尸体的时候,检验人员发现在心脏内本应凝固的血液,却是棕色的颜色而且液化呈液态的状态,内脏的外观并没有明显受到伤害的痕迹,而肺脏中却积满血液。将黑猩猩身上采到的组织,实验室中去做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此病毒与1976年爆发的萨伊伊波拉病毒及苏丹伊波拉病毒亲缘关系十分接近。1994年后,发现到更多死亡的黑猩猩,对该病毒传播途径研究的结果,推测感染的来源可能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的疣猴。在研究黑猩猩尸体的过程中,有一位研究人员感染此病毒,出现了类似登革热感染时会有的病状,并在一周后被送到瑞士治疗,两周后出院,在感染病毒的六星期之后完全康复。
目前尚未确认伊波拉病毒的原宿主生物,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此病毒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证实指出任何可能有能力在伊波拉病毒爆发时存活的宿主动物,目前研究认为果蝠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动物。

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伊波拉病毒的外型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其呈现丝状病毒所具有的线形结构外型(图三)。
1.jpg
图解:图三、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的雷斯顿伊波拉病毒外型结构
被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感染者,有可能导致伊波拉病毒出血热,病徵出现的时间为患者被病毒感染两天至三周之后,发病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和喉咙痛等症状,接着之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同时也伴随着肝功能和肾功能的下降,有些患者在这时后会有出血的症状开始出现,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中风、器官衰竭、心肌梗塞或低血容量性休克。
因患者感染的伊波拉病毒的种类不同,致死率也不同,目前统计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从50%至90%不等,目前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病徵的平均潜伏期是13天,也有可能长达25天。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对于伊波拉病毒尚未研究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受感染的病患。

文章出自:科信仪器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pelttech.com/item_99_109_0.shtml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伊波拉病毒-震惊世界的黑死病(二)
页面执行0.087088 秒